焦斌,山西高平人,少将军衔,曾任第33师政委、贵州省军区司令员
【焦斌(1928—2002),山西高平人,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。少时家贫,早年投身革命,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军。解放战争期间,历任太岳军区战士、侦察员、连长等职,参加豫西战斗、渡江战役,作战勇猛,三次荣立一等功,在边疆剿匪中获特等功及“战斗英雄”称号。新
【焦斌(1928—2002),山西高平人,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。少时家贫,早年投身革命,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军。解放战争期间,历任太岳军区战士、侦察员、连长等职,参加豫西战斗、渡江战役,作战勇猛,三次荣立一等功,在边疆剿匪中获特等功及“战斗英雄”称号。新
飞机刚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,戴笠手下的军统特务已经在等候。负责押解的人是刘乙光,他是黄埔四期毕业生,也是复兴社特务处的元老。
杨成武15岁参加红军,17岁当上团政委,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,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,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。可以说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名将。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~
李春祥这个人,出生在1959年2月。那时候家境穷,父母整天忙地里的活儿,他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,从小就得帮着干家务,尤其是做饭这事儿,六岁那年就开始学着掌勺了。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,他得负责全家人的吃喝,学着用有限的材料变着法儿做点吃的。一直到12岁才有机会上学,
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那天,我特意看了直播。原本以为徒步方队里,除了领队那俩穿肩章的大官,其他都是普通士兵。结果仔细看才发现不对劲——队伍里居然藏着不少戴少校、中校军衔的军官!原来这次阅兵有个特别规定:所有人穿的军装上戴的军衔,都是自己平时部队里的真实级
“1955年9月27日,北京怀仁堂外的走廊里,一位中校扯了扯衣领,小声嘟囔:‘要是董军团长今天也能来领星就好了。’”话音落下,几名等待授衔的老兵沉默地点头,目光悠然地掠过胸前空荡的军装——那一瞬,他们想起的是二十四年前的冬夜,赣南宁都城头燃起的火光。
“1952年3月15日,你可得去机关说明!”夜色里,警卫员一句话拉开了张震东多年坎坷的序幕。那天,苏北军区司令员的公文包还没放下,他就被叫去配合“三反”调查,理由来自秘书的一纸检举。直到1980年政策纠偏,这条“绊马索”才算彻底松开。
小时候有个段子,说一个地方挂了个对联,左边是“苍生济济拥红军”,右边是“黑暗沉沉埋赤子”。当时听了没什么感觉,后来查查才知道,所谓“红军”,最初真是在黄安县农民政府那扇门口,第一次被写进对联。红军这个称呼,不像现在随处可见的那么理所应当,当时是一群苦出身、带着
运力是软肋。出海的是木帆船、机帆船,约300多条,多为民船。甲板窄,缺冲锋舟,缺拖船。火力支援靠岸炮和轻炮,覆盖有限,弹药带不多。